第一章 清热方

  • A+
所属分类:中华名方大全

根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原则,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属于“八法”中的清法。

在温热病中,温盛为热,热极为火,其区别只在于程度的不同而已。故温、热、火三者均属于同一性质的病邪,亦可统称为热。《温病条辨》说:“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故清热祛暑之剂亦当列人本章。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病机十九条,其中属火者五,属热者四,说明火热之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然究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内生两类。外感六淫之邪,多能化热入里,成为里热证:五志过极,脏腑偏胜,亦可化火,热从内生。里热证,根据其证候表现有气分、血分之异,实热、虚热之分,脏腑偏胜之殊。应根据证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清热之剂。因此本章方剂从临床实际出发,可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祛暑、清脏腑热、清虚热六类。其他如清热开窍、清热化痰、清热祛湿等则分述于开窍、祛痰、祛湿等有关章节,表热证及里热积滞实证已于解表、泻下二章分述,可以互参。

清热剂是为里热之证而设。如果邪热在表,理当汗解,里热已经结实,则宜攻下,故必须在表已得汗而热不退,或里热已炽而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清热剂以清泄邪热,方为恰当。

使用清热剂,应辨明热证的真假,切勿为假相所迷惑,否则祸如反掌,危害甚大。其次应辨明热证的性质,是实热还是虚热?邪热在腑还是在脏?热在血分还是气分?均须一一辨明,选用适当的方剂予以治疗。若屡用清热泻火而热仍不退,“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又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改用滋阴之法,待阴复则热自退。如邪热炽盛,服清热药人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辛温之姜汁,或凉药热服,此即《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的反佐方法。使用清热剂,还应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和体质强弱选择适当的剂量。尤其对于平素虚寒之体,若患里热证,投清热剂当中病即止,以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又清热剂皆用寒凉之品,每易损脾伤胃,故须时时顾及脾胃,以防他变若因血虚、气虚而引起的虚热证,以及命门火衰引起的虚阳上浮证,绝对禁用清热剂。

白虎汤 银翘马勃散
止痢汤 凤尾合剂
犀角大青汤 犀角散
黄连解毒汤 泻心汤
凉隔散 清热理气代茶饮
龙胆地龙起痿汤 苦瓜片
参连开噤汤 治带片
当归贝母苦参丸 急白汤
退热散 湿热雍遏汤
清热解毒滋阴汤 感冒退热冲剂
银翘红酱解毒汤 清热止带汤
干葛解肌汤 解暑片
洗心汤 抽薪饮
重型消黄汤 轻型消黄汤
消黄汤 利胆退黄汤
清暑益气汤 青蒿鳖甲汤
秦艽鳖甲散 化㾦清肺汤
清温解营汤 清营汤
清宫汤 四黄合剂
干地黄丸 犀角地黄汤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清胃散 玉女煎
犀角升麻汤 石膏汤
石膏大青汤 抽薪饮
普济消毒饮(又名普济消毒饮子) 三阳清解汤
银黄片 清络饮
六一散 清凉涤暑法(又称雷氏清凉涤暑法)
桂苓甘露散(又名桂苓甘露饮) 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栀子鼓汤
香连化滞丸 神效散
导赤散 清心莲子饮
龙胆泻肝汤 芍药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又名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
清肾汤 黄芩散
三物黄芩汤 知母散
黄芪丸 特效三消汤
清胃润燥汤 清胆益气汤
清离滋坎饮 清骨滋肾汤
左金丸(又名回令丸、茱连丸) 连附六一汤
柴胡清肝饮 华佗治囊痈方
夏季中暑方 清瘟败毒饮
神犀丹 化斑汤
泻青丸 当归龙荟丸
清骨散 当归六黄汤
人参黄芪散 复方垂盆草糖浆
前列汤 前列腺炎汤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